2026年公务员考试(考公)是应届生与往届生争夺编制的重要机会,核心亮点包括:
- 时间充裕:2025年10月启动国考报名,2026年3月前完成多数省考,应届生可优先报考70%限招岗位。
- 竞争差异:国考应届岗平均竞争比30:1,非应届岗达100:1,基层岗位招录规模大且学历要求宽松。
- 考试重叠:行测、申论为通用科目,同步备考国考、省考、事业单位联考可提升效率。
-
报考策略
国考侧重中央部委岗位(如税务、海关),省考提供地方四级岗位,选调生限“双一流”高校应届生。建议优先选择符合专业、党员等限制的岗位,避开“三不限”竞争洼地。 -
备考规划
- 基础阶段(4-8月):主攻行测高频考点(资料分析、判断推理)和申论写作框架,每日精练1道对策题。
- 冲刺阶段(11月):限时模考,关注时政热点,如乡村振兴政策相关申论素材。
-
避坑指南
- 避免“裸考”,全职备考需3-6个月;事业单位联考需额外强化《综合应用能力》的实务操作题型。
- 面试环节注重结构化表达,政审与体检同样关键,需提前核查征信与健康指标。
2026年考公已进入倒计时,科学规划与差异化备考是上岸核心。早行动、抓重点,方能抢占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