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护师是护理职称体系中的中级职称,位于初级职称(护士、护师)和高级职称(副主任护师、主任护师)之间。这一职称级别反映了主管护师在护理专业领域内较高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
主管护师的职责
主管护师的主要职责包括:
- 协助护士长管理科室护理工作:监督护理质量,解决护理业务中的疑难问题。
- 指导护理团队:负责危重、疑难患者的护理计划制定与实施,参与护理查房和护理会诊。
- 参与护理教学:协助护士长带教护生,负责讲课和实习评价。
- 推动科研与技术革新:参与制定科室护理科研和技术革新计划。
- 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分析护理差错、事故并提出改进措施。
职称评定条件
根据学历和工作经验的不同,评定主管护师的条件包括:
- 中专学历:取得护师职称后,从事护理执业活动满7年。
- 大专学历:取得护师职称后,从事护理执业活动满6年。
- 本科学历:取得护师职称后,从事护理执业活动满4年。
- 硕士及以上学历:注册后从事护理执业活动满2年。
职称评定方式
主管护师需要通过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考试内容包括:
- 基础知识
- 相关专业知识
- 专业知识
- 专业实践能力 考试形式为机考,每个科目100题,需在两天内完成。
职称的作用
取得主管护师职称后,可由人事部门颁发专业技术资格证书,作为单位聘任相应职务的必要依据。同时,这一职称也是护理专业技术人员职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总结来说,主管护师是护理领域的中级职称,承担着重要的临床、教学和管理职责,是护理职业发展的重要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