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6G专利以40.3%的全球占比稳居世界第一,远超美国(35.2%)和日本(9.9%),核心技术创新集中在太赫兹技术、空天海地一体化等前沿领域,高校和科研机构成为研发主力军。
中国在6G技术上的领先优势得益于早期布局和系统性投入。从专利申请趋势看,自2009年起中国增速显著,目前累计申请量达1.3万余项,占全球总量的35%以上。其中,太赫兹技术领域中国以3118项专利(占全球40%)领先,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表现突出;空天海地一体化技术虽以9159件专利申请量居首,但企业参与度不足,全球前十申请人中仅1家中国企业。相比之下,美国在确定性网络技术(占全球55%)和基于AI的空口技术(中国占75%)的细分领域各具优势。
中国6G专利的三大特点值得关注:一是高校主导,全球专利申请前十中中国电子科技大学位列第八,国内前十均为科研机构;二是核心技术占比高,央媒数据显示中国6G专利中超九成为关键技术;三是政策驱动,国家电网、航天国企等积极参与,形成“产学研”协同生态。不过,美国通过6G联盟和星链计划加速追赶,中国需在薄弱领域(如确定性网络)加强国际合作与技术突破。
未来6G竞争将围绕标准制定与产业化展开。中国虽在专利数量上领跑,但需推动企业从“跟跑”转向“主导”,同时深化与欧盟、日韩的技术协作,避免技术割裂。全球6G发展需共享成果,中国有望通过持续创新巩固“天地互联”时代的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