泄露个人隐私的刑期根据情节严重程度分为两档:一般情节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若在履职或服务中泄露信息(如医务人员、金融从业者等),将从重处罚。
-
法律依据与量刑标准
根据《刑法》第253条,泄露公民个人信息需满足“违反国家规定”且“情节严重”。例如,非法提供行踪轨迹、通信内容等敏感信息50条以上,或普通信息5000条以上即构成犯罪。违法所得超5000元也可能入刑。 -
特殊情形加重处罚
- 行业从业人员:如医生、教师等因工作获取信息后泄露,刑期可能顶格判处七年。
- 信息类型差异:泄露健康、财务等敏感信息比普通信息处罚更重。
-
**与预防建议
发现隐私泄露可向公安机关报案或提起民事诉讼索赔。日常生活中应谨慎授权APP权限,定期修改密码,避免在公共网络提交敏感信息。
个人信息安全关乎每个人,法律严惩侵权行为的公众也需提高防范意识,共同筑牢隐私保护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