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地入党被取消党员身份后,政审通常无法通过。 核心原因在于异地入党本身属于违规行为,直接违反《中国***发展党员工作则》规定,政审环节将重点核查“三龄两历”(党龄、工龄、年龄,学历、工作经历),党员身份问题属于“一票否决”项。
-
异地入党的违规性质
根据规定,入党申请人应向工作、学习单位或居住地党组织提出申请。托关系在户籍地或非实际工作学习地入党,属于程序违规。党组织查实后,依据《细则》第四十一条“对违反规定吸收入党的,一律不予承认”,并通报处理。取消党员身份意味着丧失报考选调生、限制党员岗位的资格。 -
政审的审查逻辑与严格性
政审不仅核查当前身份,更追溯历史合规性。组织部或招录单位的考察组会调取档案,比对入党时间、地点与个人实际经历是否吻合。异地入党因明显违背“属地管理”原则,极易被判定为“投机入党”,直接反映品德问题。近年政审趋严,侥幸通过的可能性极低。 -
后续补救的可能性
若主动撤回违规入党申请或说明情况,可能减轻负面影响,但已取消的党员身份无法恢复。部分案例中,考生以群众身份报考非党员岗位并通过政审,但需确保档案无其他瑕疵(如学历造假、失信记录等)。
总结:异地入党被取消身份后,政审风险极高。建议提前自查,避免因程序违规影响职业发展。若已出现问题,需如实说明情况并咨询专业党务或法律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