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ECG)是利用心电图机从体表记录心脏每一心动周期所产生的电活动变化图形的技术,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和健康体检。
1. 心电图的基本原理
心脏在每个心动周期中,由起搏点、心房、心室相继兴奋,伴随着生物电的变化。通过心电描记器,这些电位变化被记录成波形,用于分析心脏的功能状态。
2. 心电图的临床应用
心电图是临床三大常规检查之一,对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其主要用途包括:
- 判定心律失常;
- 了解药物和电解质紊乱对心肌的影响;
- 对心肌梗死、心肌炎、心包炎等疾病的诊断提供依据。
3. 常见心电图类型
- 常规心电图:静息状态下记录心脏电活动,是最常用的无创检查方法。
- 动态心电图(Holter):24小时内连续记录心电信号,适用于捕捉间歇性心律失常。
- 12导联心电图:提供心脏电活动的12个不同向量视图,有助于诊断复杂的心脏疾病。
4. 心电图与疾病诊断
心电图通过分析P波、QRS波群、ST段等波形变化,可诊断多种心脏疾病,如:
- 心律失常(如房颤、室性早搏);
- 心肌缺血(如急性心肌梗死);
- 心脏肥大(如左心室肥厚)。
5. 心电图检查的注意事项
- 检查前避免剧烈运动和饮用咖啡等刺激性饮料;
- 正确放置电极,确保信号清晰;
- 遵医嘱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以提高诊断准确性。
心电图检查为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和预防提供了重要依据,建议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关注心脏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