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女教授遭遇电信诈骗1800万元案件,揭露了冒充公检法诈骗的高危性。此案中,54岁的黄姓教授因轻信假冒检察院人员的微信诈骗,6次转账导致倾家荡产,最终8名台湾嫌犯落网。案件关键点包括跨境协作破案、微信/QQ作案工具以及高知人群防诈意识薄弱的警示。
-
诈骗手法剖析:
诈骗集团通过伪造检察院身份,以“信用卡盗刷”“洗钱嫌疑”为由,诱导受害者提供身份证与账户信息,并利用微信层层设套。部分资金通过台湾ATM取现,网络银行转账痕迹暴露了跨境犯罪链条。 -
案件侦破亮点:
大陆与台湾警方依据《海峡两岸共同打击犯罪及法互助协议》协作,追踪QQ账号IP地址与资金流向,成功捣毁以刘姓男子为首的8人团伙,查获网络设备、教战手册等证物。 -
社会反思与防范建议:
高知人群并非诈骗“免疫区”,需警惕“公检法”电话核实要求,牢记官方机构不会通过社交软件办案。大额转账前应多方验证,避免陷入“自证清白”心理陷阱。
此案提醒公众:防诈需技术手段与意识提升并重,跨境犯罪更需国际合作打击。及时报警与保留证据是挽回损失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