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击网站服务器的常见手段包括利用漏洞注入恶意代码、伪造身份绕过验证、洪水式请求瘫痪服务等,核心目的是窃取数据、篡改内容或破坏正常运行。以下是具体攻击方式及原理:
- SQL注入:通过输入框提交恶意SQL语句,若网站未过滤输入,可直接操纵数据库。例如窃取管理员密码或删除表数据。
- 跨站脚本(XSS):在网页插入恶意脚本,用户浏览时触发,盗取Cookie或重定向到钓鱼网站。
- DDoS攻击:控制大量“肉鸡”设备同时发起请求,耗尽服务器带宽或计算资源,导致正常用户无法访问。
- 暴力破解:自动化工具尝试高频次密码组合,尤其针对弱密码的管理后台。
- 漏洞利用:利用未修补的系统或软件漏洞(如缓冲区溢出)执行任意代码,获取服务器控制权。
- 社会工程学:伪装成管理员诱导用户泄露密码,或通过钓鱼邮件植入木马。
防范建议:定期更新补丁、启用WAF防火墙、限制登录尝试次数、备份关键数据,并进行渗透测试模拟攻击场景。安全意识与技术防护同样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