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是中国AI领域的一匹黑马,凭借开源、低成本和高性能的颠覆性技术,仅用两年便跻身全球顶尖大模型阵营。其核心亮点在于:创始团队来自量化金融巨头幻方量化,以数学思维重构AI底层逻辑;训练成本仅为行业巨头的5%,却实现与GPT-4o媲美的性能;开源策略引发全球生态革命,被Meta首席科学家誉为“重新定义游戏规则”。
DeepSeek的故事始于2023年杭州的一间共享办公室。创始人梁文锋带领幻方量化的技术团队,以“探索AI无人区”为使命成立深度求索公司。团队初期仅有数十人,却凭借量化交易积累的算法经验,选择从数学本质突破算力限制。2024年发布的DeepSeek-V3模型仅用557万美元训练成本,性能直逼耗资1亿美元的GPT-4o,其创新的稀疏激活混合专家架构(MoE)和低精度训练技术,将推理效率提升40%。
这家公司的崛起充满理想主义色彩。创始团队承诺十年不套现,将90%利润投入基础研究,并全面开源模型代码。2024年底开源的DeepSeek-V3在GitHub获万星关注,中国企业首次主导全球AI技术标准。开源策略直接引发行业地震:比亚迪用其模型将智能驾驶硬件成本降低70%,恒瑞医药缩短新药研发周期40%。这种“技术普惠”理念甚至影响美国政策,特朗普签署行政令称其“敲响产业警钟”。
DeepSeek的生态布局暗藏东方智慧。通过与中国云计算厂商合作,模型调用成本降至1元/百万Tokens,中小企业可零门槛使用顶尖AI。2025年初,其APP同时登顶中美下载榜,服务器因流量暴增瘫痪三次。华尔街日报分析称,这种“用算法击穿算力高墙”的模式,本质是中国在芯片封锁下的极限创新。
若要用一个词总结DeepSeek,或许是“技术理想主义的胜利”。当全球AI陷入烧钱竞赛时,这群中国工程师用数学公式证明:创新不在于资源堆砌,而在于对本质的深度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