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血脂药物的选择需根据血脂异常类型、患者健康状况及药物特性综合判断,核心原则是“对症下药+安全优先”。 他汀类药物是降低胆固醇的首选,贝特类适用于甘油三酯偏高者,联用方案需谨慎评估肝肾功能与药物相互作用。关键亮点:① 分型用药(高胆固醇、高甘油三酯或混合型);② 个体化调整(年龄、肝肾功能、合并症);③ 长效他汀可灵活服药时间,短效需晚间服用;④ 生活方式干预是基础,药物需长期维持。
血脂异常分为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混合型高脂血症和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他汀类(如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通过抑制胆固醇合成显著降低低密度脂蛋白(LDL-C),但需监测肝功能与肌酸激酶;贝特类(如非诺贝特)以降甘油三酯为主,与他汀联用可能增加肌病风险;胆固醇吸收抑制剂(如依折麦布)适用于单用他汀未达标者,可减少肠道胆固醇吸收。特殊人群如肾功能不全者优选阿托伐他汀(经肝代谢),肝功能异常者可选瑞舒伐他汀(经肾排泄)。
联合用药需严格评估。他汀与贝特类联用仅推荐用于混合型高脂血症且风险可控者,避免与烟酸类或特定抗生素同服以防横纹肌溶解。服药时间影响疗效:短效他汀需晚间服用以匹配胆固醇夜间合成高峰,长效药物可固定任意时段。
降脂治疗需长期坚持,即使达标后也应以最低有效剂量维持。定期复查血脂、肝功能和肌酸激酶,结合饮食控制(低饱和脂肪、高纤维)和运动(每周150分钟有氧)可增强疗效。若出现肌肉疼痛或乏力,应立即就医排查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