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高盛集团高层团队以国际化背景与资深金融经验为核心,近年通过战略人事调整强化亚太业务布局,尤其聚焦并购与跨境交易领域。 以下分点解析其核心架构与动态:
-
全球领导层经验与传承
高盛全球CEO大卫·所罗门(David Solomon)拥有超30年投行经验,2018年上任后推动多元化战略。管理层普遍来自高盛内部培养或美联储等监管机构,如首席战略官Stephanie Cohen从1999年加入至今,体现“高盛血统”的延续性。历史关键人物如西德尼·温伯格(Sidney J. Weinberg)曾在大萧条中挽救公司,奠定风控与客户信任传统。 -
亚太区并购业务三巨头
2024年高盛任命Raghav Maliah、Ed Wittig与Yoshihiko Yano为亚太并购联席主管,三人均任职超20年:- Maliah(香港)主导神州租车私有化等案例,兼任全球投行副主席;
- Wittig(纽约调任)操盘波音等149.5亿美元项目;
- Yano(日本)推动日经收购《金融时报》等跨境交易。此举旨在夺回亚太并购市场份额(2024年跌出前十后发力)。
-
下一代领导梯队浮出水面
2025年高盛晋升15名高管进入管理委员会,6人常驻伦敦或香港,包括:- 股票业务三主管:Erdit Hoxha、Cyril Goddeeris等;
- 固定收益三主管:Kunal Shah(兼国际联席CEO)等;
- 亚太首席行政官Marie Louise Kirk跻身核心决策层,反映区域权重提升。
-
中国战略与高层视角
所罗门(中文名苏德巍)多次访华,强调中国为“全球最重要经济体之一”,高盛在华30年深度参与国企与民企国际资本运作,投行与资管业务双线并重。
提示:高盛香港高层变动频繁,建议通过官网或财报追踪最新任命,其“一体化高盛”战略下跨区域协作尤为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