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书法作品可抓住线条结构、神采表现及创作背景三大关键亮点,通过从整体到局部的赏析顺序、联想还原创作过程、由形象领会意境及了解背景把握情调等方法来深入品味。
书法作品欣赏先要整体了解表现手法与艺术风格。统观书法作品的布局谋篇,能对它的大致格调有初步判断,比如是豪放大气还是婉约细腻。比如王铎的作品,初览便觉气势磅礴,充满张力,有“大江、大河奔腾不息”之感 。接着看局部,用笔是否精妙,像王羲之的书法,线条精到,笔锋的使转、提按等细节都值得玩味;结字是否合理,字的间架结构是否协调、美观,是端庄稳重还是活泼俏皮;章法是否流畅,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的呼应关系如何,如颜真卿的《祭侄稿》虽是手稿,却章法自然;墨韵是否生动,墨色的浓淡干湿变化,是否能增添作品的表现力和艺术氛围。整体局部反复观照,如先整体感受作品基调,再看局部细节丰富内涵,最后再回归整体,校正初印象,从理性的高度整体把握作品的优劣。
把静止的书法形象还原为创作的运动过程。书法作品呈现于眼前是静止的,但欣赏时要在脑海中模拟创作场景。感受用笔的节奏,是快如疾风,还是缓如流水;体会用笔的力度,是重若崩云,还是轻似蝉翼;想象作者创作时情感的起伏变化,如书写欢快内容的作品,线条可能流畅轻盈,而表达悲伤情绪的字,用笔或许沉郁顿挫,通过这样的联想,精准把握作者的创作意图与情感。
发挥联想,由书法形象联想到具体事物,进而领会作品意境。将书法形象与现实事物对比,比如欣赏米芾的作品,联想春风拂柳的婀娜姿态,感受其线条的灵动多变;把楷书与端庄的人物形象类比,像颜真卿楷书可联想“荆卿按剑,樊哙拥盾”等具有阳刚之气的形象,体会颜体书法的端庄雄伟。通过这种类比联想,把握作品的审美价值,领悟作品的意境,与创作者产生情感共鸣。
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至关重要。任何书法作品都受特定历史文化背景影响,创作者的个人经历、创作时的心境、所处的文化环境等都会融入作品中。比如颜真卿的《祭侄稿》创作于极度悲愤之中,是悼念在安史之乱中英勇牺牲的侄子的作品,了解这一背景,就不难理解作品中蕴含的沉痛情感与悲愤力量,从而更深刻地解读作品的情调与内涵。
欣赏书法作品需综合运用上述技巧。从整体感知,到局部剖析;从还原创作动态,到联想具体形象领会意境;从了解背景把握情调,全方位、多层次地去品味书法作品,才能领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真正走进书法的世界,感受书法艺术带来的精神愉悦与文化滋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