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的崛起引发AI市场格局重塑,其开源策略、技术突破与生态协同效应成为行业焦点,直接带动国产算力产业链升级,并倒逼全球AI巨头调整技术路线。
-
用户增长与市场热度爆发
DeepSeek在2025年初凭借R1模型实现现象级增长,7天吸引1亿用户,打破ChatGPT纪录,日活峰值突破3000万。其口碑传播效应远超广告投放,导致竞品如Kimi、讯飞等访问量下滑,成为国产AI的流量黑洞。 -
技术开源与产业协同
通过全栈开源MoE架构(如DeepEP通信库),DeepSeek以1/5硬件成本实现万卡集群效能,推动国产芯片(寒武纪、昇腾)和云算力需求激增。腾讯基于自研RoCE网络优化DeepEP,使推理延迟降低10%,成本同步缩减,技术成果反哺开源社区。 -
全球竞争与行业震荡
DeepSeek的低成本训练方案冲击英伟达NCCL生态,引发其股价单日暴跌16%,市值蒸发5890亿美元。OpenAI等闭源厂商被迫转向开源试探,而国内车企、政务、金融场景加速应用DeepSeek,形成“AI上车潮”和智能治理新范式。 -
挑战与生态可持续性
尽管遭遇DDoS攻击和服务器过载问题,DeepSeek通过技术迭代(如联邦多模态学习)保持竞争力。其成功验证了“开源+国产算力”路径的可行性,但长期需平衡商业化与生态开放,避免陷入技术同质化。
这场由DeepSeek驱动的AI变局,本质是技术民主化与产业效率的共赢。未来竞争将更聚焦于真实场景渗透与开发者生态活力,而非单纯参数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