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寒假期间教育活动安排丰富多样,涵盖托管服务、传统文化体验、研学实践、心理健康支持等, 旨在解决家长“看护难”问题,同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活动亮点包括“一校一案”托管服务、非遗年俗体验、红色研学路线、线上名师课程等,兼顾学习与兴趣培养,为不同年龄段学生提供个性化选择。
分点展开:
-
托管服务灵活多样
市中心城区试点寒假托管,以“自愿参与、看护为主”为原则,提供作业辅导、文体活动、兴趣拓展等服务。部分学校推出线上托管,通过直播答疑、学法指导满足居家学习需求,如高新区外国语学校初中生参与率达83%。 -
传统文化浸润寒假
各级妇联组织年俗活动,如海曙区写春联、慈溪市民族游园会、高新区打年糕等,让孩子感受中华文化魅力。宁波博物馆推出“寒假乐学”系列,结合丝绸之路主题开展雕版印刷、瓦当画制作等活动,激发历史兴趣。 -
研学实践链接城市与自然
依托8条研学精品线路和10条红色路线,学生可参与“我与宁波这座城”主题活动,探访名人故居、亚运场馆,或走进乡村“复兴少年宫”体验志愿活动、科学探索,如鄞州区学生在地质科普基地学习宁波地貌。 -
心理健康与家庭教育并重
市成长指导中心开通24小时心理热线,提供团体沙龙、亲子沟通工作坊。妇联开展“书香家庭共读”“亲子手工DIY”等活动,强化家庭陪伴;教育局推荐分学段阅读书目,引导远离电子产品,培养阅读习惯。
总结:宁波寒假活动以安全、趣味、成长为核心理念,整合学校、社区、文化场馆资源,打造“家校社”协同育人模式。家长可根据孩子兴趣选择托管或特色项目,合理规划假期时间,实现劳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