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协议的核心条款包括:股权分配(明确持股比例与稀释条件)、估值条款(企业估值方法及调整机制)、对赌协议(业绩承诺与补偿方式)、退出机制(IPO/回购等退出路径)和公司治理(董事会席位与决策权)。这些条款直接影响投资方与创始人的权益平衡和合作稳定性。
分点解析
-
股权分配条款
规定投资后各方的持股比例,通常包含反稀释条款(如加权平均或完全棘轮),防止创始人股份被过度稀释。需注意优先认购权、期权池预留等细节。 -
估值与投资金额
- 投前估值:决定投资人入股成本,常用市销率(P/S)或现金流折现法(DCF)。
- 估值调整:对赌失败时可能触发估值下调(如业绩未达标)。
-
对赌协议
约定业绩指标(如营收、利润)或上市时间,未达成时需现金/股权补偿。风险在于创始人可能因高压条款失去公司控制权。 -
退出机制
- IPO退出:理想方式,但周期长、门槛高。
- 回购条款:约定几年后按一定收益率(如8%-10%)由公司或创始人回购股份。
- 出售权:投资人可要求随同出售股份(Drag-along Right)。
-
公司治理条款
- 董事会组成:投资人可能要求席位,对重大事项(如融资、并购)享有一票否决权。
- 信息权:定期获取财务报告,保障知情权。
总结
投资协议是双方博弈的结果,创始人需警惕过度让步控制权,投资人则应关注风险对冲。建议聘请专业律师逐条审核,确保条款公平且可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