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卫视的核心观众群体以高学历、高社会地位的中老年人群为主,同时通过文化类节目吸引部分年轻高知用户,形成“文化深度与地域特色并存”的独特受众结构。其受众画像呈现三大特征:老龄化显著(55岁以上占比超40%)、教育水平突出(大学以上学历观众集中)、女性偏好明显(占比约58%),且对历史剧、文化综艺等内容忠诚度高。
-
年龄结构:中老年为核心,年轻化探索初显成效
65岁以上观众人均收视时长领先其他卫视,55-64岁人群贡献30%以上收视份额。通过《最美中轴线》《博物馆之城》等文化节目,25-50岁高学历青年观众增长123%,但整体仍以“银发群体”为基本盘。黄金时段编排(如两集连播)精准匹配中老年作息习惯。 -
教育与社会属性:高知人群的“文化客厅”
大学以上学历观众占比达78%,远高于省级卫视平均水平。受众多为事业单位从业者、企业管理者等稳定阶层,偏好《档案》《书香北京》等知识型内容。2023年春晚数据显示,94%热议用户为本科及以上学历,印证其“高净值人群聚集地”定位。 -
内容偏好:地域文化与精品剧集双重驱动
历史剧(如《正阳门下》)收视率达1.28,超频道均值54%;文化综艺覆盖超六成北京本地家庭。女性观众对家庭伦理剧(《我的父亲母亲》)贡献近六成收视,男性则偏爱谍战题材。京津冀地区四人以上家庭构成主力收视场景。 -
地域与消费特征:本地粘性强,商业价值独特
北京城区(朝阳、海淀、丰台)贡献52%收视流量,外地观众占比不足20%。广告投放数据显示,奶粉、金融、汽车等品类转化率高,契合受众“高消费力+决策权集中”特质。《跨界歌王》合作品牌北京区域销售额增长超50%。
提示:品牌若需触达高净值家庭或传递文化调性,可优先考虑北京卫视;但针对Z世代营销需搭配新媒体渠道以弥补年轻受众覆盖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