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调生政审常见问题解答如下,综合权威信息整理:
一、政审核心内容
-
政治审查重点
-
重点审核政治立场、道德品质、社会关系等,包括是否反对四项基本原则、是否有犯罪记录、直系亲属是否在境外从事危害国家安全活动等。
-
考核内容包括个人及直系亲属(如父母、配偶、祖父母等)的政治面貌、刑事记录、诚信记录等。
-
-
年龄与党龄要求
-
应届生以身份证年龄为准,但需提供年龄不符证明;党龄计算以正式党员时间为准,预备党员不计入党龄。
-
部分岗位对年龄有严格限制(如25岁以下),需提前确认是否符合要求。
-
二、政审流程与材料
-
流程安排
-
通常在笔试、面试、体检通过后进行,由基层党组织负责实施。
-
应届生需接受辅导员或学校派出所谈话,历届生需提供社区/单位及派出所的政审材料。
-
-
所需材料
-
个人简历、学历学位证明、无违法犯罪证明、户籍材料、现实表现证明(如三好学生、优秀干部等荣誉)。
-
直系亲属及主要社会关系的政治面貌、工作单位、住址等材料。
-
三、政审不合格情形
-
基本情形
-
参与反对国家活动、有犯罪记录、被开除党籍或公职、违反财经纪律等。
-
违反国家计划生育政策、在国考中有严重舞弊行为等。
-
-
特殊情形
-
直系亲属在境外从事危害国家安全活动、有被判处死刑或正在服刑人员等。
-
近亲属或家庭成员被列为失信联合惩戒对象等。
-
四、注意事项
-
材料真实性
-
学历、工作经历需与档案、证书一致,代缴社保等违规行为可能影响政审。
-
代孕、超生等违反政策行为可能导致政审不合格。
-
-
亲属关系界定
-
仅审查直系血亲(如父母、配偶)及对本人有较大影响的旁系血亲(如叔伯、姑姑)。
-
邻里纠纷等日常矛盾不影响政审结果。
-
以上信息综合自权威来源,具体要求以当年招录公告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