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书记作为基层治理的重要力量,在工作中面临诸多挑战,包括职责繁重、居民需求多样化、资源协调难度大等。以下将从几个关键点展开分析:
1. 职责繁重,任务多元
社区书记承担着宣传党的政策、组织社区活动、调解居民矛盾等多项职责。例如,疫情防控期间,社区书记需要24小时待命,随时响应居民需求。这种“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的工作模式,使得书记常常需要同时兼顾党建、综治、**等多个方面,任务量大且琐碎。
2. 居民需求多样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居民对社区服务的需求日益多样化。例如,老旧小区的居民可能需要改善基础设施,而新小区居民可能更关注垃圾分类和物业管理。书记需要通过走访、召开居民会议等方式,精准了解并满足这些需求。例如,北京市建国门街道的社区书记金坤范通过民主协商会解决居民垃圾分类难题,展现了书记在服务居民中的重要作用。
3. 资源协调难度大
社区书记在推动工作时,往往面临资源不足、协调困难的局面。例如,杭州市拱墅区凤麟社区书记李华在解决垃圾桶设置问题时,通过民主协商会汇集居民意见,最终化解矛盾。这一案例表明,书记需要具备较强的沟通和协调能力,以整合多方资源。
4. 专业化能力不足
当前社区书记队伍专业化程度有待提升。部分书记缺乏系统的治理经验和专业技能,难以应对复杂的社区问题。例如,有些书记在调解邻里纠纷或推动政策落实时,因缺乏专业方法而感到力不从心。
总结与展望
社区书记的工作充满挑战,但也为基层治理提供了重要支撑。通过加强专业培训、优化资源配置和提升居民自治能力,社区书记能够更好地应对各种难题,为居民创造更加和谐的生活环境。书记们也在不断探索创新治理模式,例如成立“社区书记工作室”,通过经验交流和难题会诊提升治理能力。
在未来,社区书记应继续以服务居民为核心,不断优化工作方法,为基层治理注入更多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