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作为河南“东大门”和全国重要交通枢纽,2024年GDP达3272.27亿元,同比增长4.1%,形成了以制造业为支柱、枢纽经济为特色、县域经济协同发展的稳中向好格局。其经济亮点包括:超硬材料产量占全国70%、制冷装备产能占全国1/10、快递业务量居全省第2位,并培育出3个千亿级和11个百亿级产业集群。
-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
商丘聚焦“工业发动机”计划,构建了食品、装备制造、纺织服装制鞋3个千亿级产业集群,以及制冷、超硬材料等11个百亿级产业集群。柘城县金刚石微粉产量占全国70%,民权县冷藏保温车产量占全国60%,新能源汽车、铝基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项目加速落地,工业投资连续保持两位数增长。 -
枢纽经济成为核心竞争优势
依托“八纵八横”高铁节点和国家级物流枢纽优势,商丘快递业务量同比增长47.3%,居全国第34位。商丘国际陆港、中原智慧冷链物流园等重大项目加快建设,推动物流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形成“空铁公水”多式联运体系。 -
县域经济特色化发展
10个县区均培育“一主一副”主导产业,如夏邑县纺织服装产能达1.4亿件、宁陵县复合肥年产能850万吨。县域产业链本地配套率超90%,5个产业链入选全省最具竞争力30强,实现从“零散布局”到“聚链成群”的转型。 -
创新驱动与新质生产力培育
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23.1%,拥有7家国家级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力量钻石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燧皇种业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加速落地,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工业增长贡献率达17.6%。
未来,商丘将持续深化“对外开放桥头堡”定位,通过豫商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等举措,进一步释放枢纽经济潜力,推动经济量质双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