砀山县的行政区划变更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末时期,历经多次调整,最终形成了目前的行政区划格局。以下按时间线分点展开:
清末至民国时期
- 清末时期:砀山县划分为4坊21社,后改为25里。
- 民国元年(1912年):废除里制,全县划分为3个市4个乡,人口超过4万的区域设市,人口不足4万的设乡。
建国初期
- 1953年2月1日:砀山县划归江苏省徐州专署管辖。
- 1955年2月17日:划归安徽省宿县专署管辖,隶属关系调整至蚌埠专署。
- 1956年:再次划归安徽省宿县专署管辖,并延续至1985年。
- 1953年8月6日:将原属华山县的20个乡、255个自然村划归砀山县管辖。
近现代调整
- 2007年12月:撤销西南门镇、文庄镇、刘暗楼乡、黄楼乡、权集乡、赵屯乡,调整6个镇,保留7个镇,全县调整为13个镇。
总结
砀山县的行政区划经历了从清末的坊社制到民国时期的市乡制,再到建国后的多次省辖调整,最终形成了目前的13个镇格局。这些调整不仅反映了地方治理的需要,也体现了国家行政区划的演变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