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工地防滑需采取分级防护、材料优化和动态管理三大核心措施。重点包括:铺设防滑垫/草垫(坡度>15°时必须使用)、选用防滑鞋(摩擦系数≥0.3)、冰雪实时清理(每2小时巡查1次),同时需结合温度预警调整方案。
-
地面防滑处理
- 优先在通道、脚手架等区域铺设波纹钢板或橡胶防滑垫,斜坡处加装防滑条
- 零下5℃以下时撒布工业盐或环保融雪剂,禁止使用沙土等易结块材料
-
个人防护装备
- 强制佩戴防滑安全鞋,推荐V底(Vibram)或聚氨酯鞋底
- 手套需兼具防滑与保暖功能,建议选用硅胶掌面设计的防寒手套
-
管理强化措施
- 建立"温度-湿度-风速"三级预警机制,5℃以下启动黄色预警
- 实行"双人作业制"于高空、临边等危险区域,工具需栓防坠绳
-
应急处理预案
- 储备防滑链、防滑钉等应急物资,冰冻路面可临时铺设稻壳或木屑
- 设置10米/处的应急防滑物资存放点,确保30秒内可取用
冬季施工需特别注意晨间霜冻(6:00-8:00)和午后融雪(14:00-16:00)两个高危时段,建议采用"防滑措施打卡制",每班次至少进行3次防滑有效性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