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院象山校区的设计理念以“天人合一”为核心,通过建筑隐退于自然、传统聚落形态的现代转译以及保留原生态田园景观三大亮点,打造了一座“人文山水”的当代校园。建筑师王澍以六和塔的山水视野为灵感,将建筑化为山水的延伸,用旧砖瓦、夯土等本土材料重构江南诗意,使校区成为自然与人文共生的典范。
-
建筑与自然的共生关系:象山校区的建筑高度刻意低于树木,采用“回”字合院为原型进行减法设计,如汉字的偏旁部首般错落聚合。墙体掩映于爬山虎下,廊桥跨越谷地,形成半人工的缓坡景观,弱化建筑体量感,实现“房屋质朴谦逊,风景向远山延伸”的意境。
-
传统聚落的当代演绎:设计从象山原有山地建筑聚落中提取形态,保留两组旧农舍改造,以砖墙、夯土、木作等简易建构方式呼应地域记忆。建筑群如迷宫般串联,通过曲折连廊、框景门洞等手法,重现《溪山行旅图》般的古典园林游历体验。
-
原生态景观的永久留存:校区东入口保留鱼塘、稻田与茭白地,西端借景远山,形成“一半湖山一半城”的格局。800年树龄的大樟树与夯土建筑“水岸山居”象征时间沉淀,让劳作与自然成为校园永恒的风景。
这座被誉为“21世纪**建筑”之一的校园,既是教育场所,也是城市文化地标。它证明:真正的设计不是征服自然,而是让建筑成为土地长出的生命,在岁月中持续生长新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