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是临床诊断心脏疾病的重要工具,其核心意义可总结为四点: 检测心律失常、评估心肌供血、判断心脏结构异常、监测治疗效果。通过记录心脏电活动变化,为医生提供客观诊断依据。
-
检测心律失常
心电图能清晰捕捉心跳节律异常,如房颤、室性早搏等。通过波形间隔分析,快速识别心动过速、过缓或传导阻滞等问题,为后续治疗提供方向。 -
评估心肌供血
心肌缺血或梗死时,心电图会出现特征性改变(如ST段抬高或压低)。急诊中常用于快速筛查心梗,帮助争取黄金抢救时间。 -
判断心脏结构异常
心室肥厚、心房扩大等结构性病变会改变电信号传导路径,心电图通过波形振幅、时限等参数提示潜在问题,辅助超声等进一步检查。 -
监测治疗效果
对服药、手术或起搏器植入后的患者,定期心电图对比可直观反映疗效,调整治疗方案。例如抗心律失常药物是否有效,可通过QT间期变化评估。
总结:心电图作为无创、快捷的检查手段,贯穿心脏疾病筛查、诊断、治疗全流程,是守护心血管健康的"第一道防线"。日常体检或出现胸闷、心悸等症状时,建议及时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