秧歌表演形式主要分为引子(开场)、大场(集体舞)和小场(小型舞蹈或歌舞小戏)三部分,既包含热烈奔放的群体表演,也有细腻抒情的双人或独舞场景,并融入戏剧性与叙事性。
秧歌的引子(开场)通过强烈的锣鼓节奏与乐器对答营造欢快氛围,类似乐曲《春节序曲》中用铜管乐器和木管乐器交替呈现热烈的“过街”场景,展现秧歌队伍行进时的热闹场面。
大场以集体舞蹈为主,动作整齐有力,队形变化复杂,多采用欢快热烈的节奏与大型舞蹈编排,展现群体欢腾的节日盛况,如《春节序曲》中弦乐器与木管乐交替演奏带来的热烈氛围。
小场则是两三人组成的小规模表演,动作柔美抒情,融入地方戏曲或小调元素,表演剧情简单的民间故事或爱情题材,例如韩城秧歌中包头与丑角的娇柔刚健对比,和政秧歌中小场节目的诙谐表演,常采用更细腻的器乐伴奏烘托氛围。
秧歌通过引子、大场、小场三个部分的有机结合,既保留了传统民间艺术的感染力,又融入戏剧性与叙事性,成为中国传统节庆活动中最具代表性的歌舞形式之一。其表演层次丰富、节奏鲜明,成为传递欢乐与祝福的重要媒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