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隐患分级标准是依据整改难度、风险严重性及可能后果划分的管控体系,核心包括整改时限分级(如一级需7天以上)和风险等级分类(如A级需立即停产)。
-
整改难度分级:
- 一级隐患需跨部门协调,整改超7天;二级需企业内资源支持,耗时4-7天;三级由车间1-3天完成;四级可当场解决。
- 重大隐患需停产治理,一般隐患可快速排除,轻微隐患属安全异常。
-
风险严重性分级:
- A级隐患极可能引发伤亡,须立即停工;B级危害较大需快速控制;C/D级可常规或当场处理。
- 部分标准按后果划分:特别重大(30人以上死亡)、重大(10-30人)、较大(3-10人)、一般(3人以下)。
-
动态评估与治理:
- 采用公式量化隐患等级(为后果系数,为部位系数,为数量系数),数值越高风险越大。
- 高风险隐患需专项方案,中低风险结合成本效益分析整改。
提示:企业应结合行业标准细化分级,强化排查闭环与数据跟踪,确保风险可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