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邮电大学三牌楼校区近年来在柔性电子、量子通信、芯片设计等领域取得多项突破性科研成果,包括全球首例柔性超宽带Ti3C2单极子天线研发、量子纠缠提纯技术优化、以及国际顶级赛事14项一等奖的亮眼表现。以下从科研方向、创新机制及社会价值三方面展开:
-
前沿技术攻坚
柔性射频天线团队首创“分子胶水”界面改性工艺,实现弯曲状态下无线通信流畅传输,成果发表于《自然·通讯》;量子信息团队将纠缠提纯效率提升40%,推动量子签名实用化;青柚量子团队研发的晶圆级电磁兼容测试设备获“挑战杯”国赛特等奖,破解芯片测试“卡脖子”难题。 -
“学科交叉+赛事驱动”培养体系
通过“一赛一院”机制(如全国研电赛、数模竞赛)孵化创新人才,近三年获省部级以上奖项超3500项。数学基地班包揽美国大学生数模竞赛特等奖,PISA架构芯片优化方案获“数模之星”,体现“以赛促研”的南邮特色。 -
产学研深度融合
校地联合实验室承接火星探测器通信器件研发,智能铁路系统服务“一带一路”;与中电科等企业合作开发测试芯粒电路,5项技术通过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认定,近三年累计创造经济效益超2亿元。
提示: 南邮三牌楼校区的科研布局始终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其“大团队+大项目”协同模式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