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理工学院学科建设以应用型为导向,紧密对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需求,形成了以新工科为核心、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特色体系。学校拥有2个广东省重点学科、1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和3个省级一流专业,并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构建了“五五五”制人才培养模式,近三年学生获国家级竞赛奖项243项,科技成果转化产值超5000万元。
学校学科布局聚焦智能制造、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等前沿领域,整合形成六大专业集群,包括新工科、数智化新商科和本土文化新文科。通过OBE教育理念重构课程体系,开发应用型示范课程,并依托9个产业学院和263个实践基地,实现“校企共定培养标准、共建课程、共评质量”的深度协同。电气工程与管理科学与工程两个省级重点学科在科研立项和成果转化上表现突出,累计承担国家级项目5项、省部级项目79项,孵化校办科技公司25家。
师资方面,学校引进600余名教授、副教授及博士,组建机器人与智能制造等特色团队,并创新“教师工作室”模式,覆盖全校60%学生。工作室累计完成企业项目300余个,师生共获专利521项。学校通过“三全育人”素质教育体系,将学科竞赛、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培养全流程,学生在睿抗机器人开发者大赛等顶级赛事中屡获特等奖。
未来,学校将持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强化硕士点培育,进一步推动产学研用一体化,为区域经济发展输送高素质应用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