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024-2035年)》是中共中央、国务院为落实党的二十大战略部署制定的顶层行动方案,明确以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为目标,通过9大重点任务系统性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包括立德树人新格局塑造、基础教育扩优提质、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增强等核心领域,并首次提出教育数字化新赛道、终身学习制度等创新举措。
1. 核心目标与框架
纲要分两阶段推进:2027年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效,2035年全面建成高质量教育体系,实现基础教育普及水平、学习型社会形成度、教育服务国家战略能力“三个跃升”。重点任务覆盖思政教育、学科布局、产教融合等,如打造“大思政课”品牌、控制学生近视肥胖率、扩大免费教育范围试点等具体措施。
2. 基础教育与公平优化
强调资源动态调配,建立“市县结合”管理体制,扩大学龄人口流入城镇教育资源供给;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要求中小学生每日体育活动不低于2小时,并探索科学教育特色高中。同步深化“双减”,压减重复性作业和考试频次,强化课后服务质量。
3. 高等教育与科技创新
分类发展研究型、应用型高校,新增资源向中西部倾斜;实施一流学科培优行动,超常布局急需学科,加强基础学科和冷门学科支持。通过“沃土计划”“脱颖计划”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并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建设校企联合创新平台。
4. 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
鼓励企业参与办学,推动职普融通,保障职校生与普通毕业生同等待遇;构建学分银行和资历框架,建设国家数字大学和老年大学,打造“人人皆学”的学习型社会。
5. 教师队伍与改革保障
实施教育家精神铸魂行动,减轻教师非教学负担,提高待遇;深化中高考改革,强化德智体美劳考查,并确保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比持续高于4%。
教育强国建设以系统性改革为路径,既回应民生需求,更支撑国家战略,为现代化强国建设提供核心人才与科技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