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账号属于个人隐私,受法律保护。根据我国《民法典》和《个人信息保护法》,社交账号包含的个人信息(如身份标识、联系方式、活动记录等)均属于隐私范畴,未经授权公开或查询他人账号即构成侵权,但执法机关在法定条件下可依法调取相关信息。
- 法律明确保护社交账号隐私。社交账号绑定的手机号、身份证、地理位置等信息具有身份识别性,属于“个人信息”或“私密信息”,受《民法典》第1032条和《个人信息保护法》保护。例如,曝光他人账号或利用账号信息骚扰,均需承担法律责任。
- 平台与用户的双向责任。社交平台需采取加密、权限管控等措施保护用户数据;用户则需谨慎设置隐私权限,避免泄露敏感内容。若平台违规收集或泄露信息,用户可依法索赔。
- 执法权限的例外情形。网警等执法部门在调查犯罪、维护公共安全时,可依法调取账号信息,但需严格遵循程序,不得滥用职权。普通机构或个人无权擅自查询他人账号。
提示:保护社交账号隐私需个人警惕与法律手段结合。定期检查隐私设置、谨慎授权第三方应用,遇到侵权及时举报或起诉。网络并非法外之地,尊重他人隐私即保护自身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