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军校第16期全部名单未完整公开,但已知部分学员和官佐信息涵盖湖北十堰等多地学员,其中十堰籍人数最多,达48人,且第16期分为3个总队在不同时间、地点完成学业。
黄埔军校第16期学员数量庞大,虽无完整统一名单公布,但从现有资料可梳理出部分学员信息。如湖北十堰地区在第16期的十堰籍官佐和学员数量在黄埔前16期中居首,有48人,包括2名官佐和46名学员,分别来自均县、房县、郧县、郧西县、竹山县和竹溪县等地,涉及步兵多个大队不同队伍。
黄埔军校第16期分3个总队招生与毕业。第一总队1938年10月入校,1940年12月毕业,计1597人,代训空军学生97人;第二总队1939年1月入校,受训于铜梁,1939年10月于铜梁毕业,计1629人;第三总队1939年春入校,1940年4月毕业于成都北校场,计1165人。不同总队学员毕业时间及地点的差异,与当时的抗战形势和教学安排相关。
其他地区也有部分学员信息被记录。例如安徽广德籍学员,第16期有范延(广德北乡东庄人)、章廷(广德南大街人)、温广平(桃州人)等10位学员,他们来自不同地域家族,在当时响应号召入学,为抗战等贡献力量。在一些姓氏相关的黄埔同学录整理中,也有严姓等其他姓氏学员在第16期的信息,如严师曾(河南信阳)。
虽然目前黄埔军校第16期全部名单未全面清晰呈现,但通过对各地陆续披露的部分学员信息梳理,我们能大致了解这一时期学员的地域分布、入学与毕业情况等,这些学员在当时特殊的历史背景下投身军旅,为新中国的革命事业等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若想了解更多信息,可关注专业的历史研究资料与机构发布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