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综合素质评价中填写培养爱好时,重点要体现个人成长性、持续性和独特性,通过具体事例展现兴趣如何提升能力或品格。避免简单罗列项目,需强调过程中的收获与反思,例如坚持书法培养耐心、参与机器人竞赛锻炼逻辑思维等。
分点展开建议:
-
选材聚焦真实经历
- 选择1-2个长期投入的爱好(如编程、绘画、体育),避免泛泛而谈"喜欢音乐"等宽泛描述。
- 举例:"三年自学Python,独立开发校园课表查询小程序,用户超500人"。
-
结构化表达成果
- 按"兴趣起源→投入行动→能力提升"逻辑展开,如:"加入校辩论队后,每周训练4小时,半年后获区级比赛**辩手,强化了批判性思维"。
-
关联综合素质维度
- 对应新课标核心素养:
• 艺术类爱好→审美情趣、创造力
• 科学实验→探究精神、解决问题能力
- 对应新课标核心素养:
-
数据化增强说服力
- 量化投入时间(如"累计志愿服务200小时")或成果(如"剪纸作品入选市级非遗展览")。
用"行动+反思"的叙述方式,突出爱好如何塑造个人特质,同时注意语言简洁,避免过度美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