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青山村是杭州市余杭区黄湖镇下辖的生态艺术示范村,以“三面环山、竹海茶香”的自然禀赋和“水源治理+艺术乡建”的转型之路闻名,2023年入选浙江省乡村振兴示范村,年接待游客超3万人次,村集体收入突破940万元。
-
地理与命名
青山村由里三、塔边、东坞三村合并而成,因周边青山环抱得名。区域面积15.6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79.9%,以毛竹、茶叶、果树为传统产业,龙坞水库、石扶梯古道等自然景观与石泉寺遗址等人文遗迹交织。 -
历史转型关键点
- 污染治理:2015年前因竹林化肥滥用导致水源污染,经大自然保护协会“善水基金”项目承包500亩竹林生态修复,三年内水质从Ⅳ类提升至国家Ⅰ类标准。
- 艺术赋能:2017年融设计图书馆驻村,改造旧礼堂为传统手工艺数据库,吸引80余位设计师入驻,衍生西湖绸伞、青山剧场等30个艺术项目,形成“生态+美学”产业集群。
-
共富模式
通过“新老村民共治”机制(如“同心荟”民主议事平台)和村集体运营公司市场化运作,村民人均收入达4.89万元。民宿、自然学校等业态反哺环保,游客消费额的5%-10%直接投入水源保护。
总结:青山村从污染困境到“未来乡村”样板,印证了生态保护与文化艺术融合的可持续路径,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复制的“杭州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