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本
高中地理教材的构成因地区和学校差异较大,但根据最新课程标准,教材体系可归纳为必修和选修两类,具体如下:
一、必修教材(全国通用)
-
必修1:自然地理
主要学习地球的宇宙环境、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等自然地理要素及其相互作用,通常在高一上学期学习。
-
必修2:人文地理
覆盖人口、城市、产业活动、文化景观等人文地理现象,安排在高一下学期。
-
必修3:区域地理
以区域为单位,分析自然与人文因素的综合作用,通常在高二上学期完成。
二、选修教材(地区差异较大)
不同省份根据本省教育需求选择不同选修模块,全国普遍包含以下内容:
-
选修1:宇宙与地球 (天体运动、地球内部结构等)
-
选修2:海洋地理 (海洋环境、资源与开发)
-
选修3:旅游地理 (旅游资源、规划与管理)
-
选修4:城乡规划 (城市空间结构、可持续发展)
-
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 (气象灾害、地质灾害等)
-
选修6:环境保护 (生态保护、环境问题)
三、教材版本与学分说明
-
必修课程 :共6学分,分三个模块完成
-
选修课程 :学分根据所选模块不同,通常为1-3学分
-
高考要求 :新高考地区需完成选择性必修课一至三(如地理学科包含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非地理选科学生只需学习必修课一和必修课二
四、补充说明
部分学校可能将区域地理内容整合在其他教材中,或通过校本教材补充选修内容。建议考生咨询所在学校教务处,以获取最准确的教材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