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2024年最新发布的教育部部编版中学地理课程标准,核心内容如下:
一、课程性质与目标
-
课程性质
地理课程是中学阶段的重要学科,具有区域性、综合性、实践性和时限性特点,旨在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包括地理知识、实践能力及可持续发展观念。
-
课程目标
-
知识与技能 :掌握地球与地图基础、自然地理要素(地形、气候等)及区域差异,具备地理信息获取与表达能力。
-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分析、归纳形成地理概念,运用原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强对地理现象的好奇心,树立环保意识、可持续发展观念,形成家国情怀与全球视野。
-
二、核心内容要求
-
自然地理
重点学习地球与宇宙、地形地貌、气候环境等要素,理解其形成机制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
人文地理
涵盖人口、经济、文化区域差异,分析区域发展问题,培养区域认知能力。
-
综合实践
通过地理观测、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提升实践能力。
三、教学指导原则
-
情境化教学
结合生活实际与区域案例,激发学习兴趣,促进知识应用。
-
多样化教学方法
采用小组合作、多媒体教学等手段,增强互动与探究性学习。
四、评价体系
重点考察地理知识掌握、实践能力及价值观形成,通过笔试、项目作业、实践报告等多元形式评价学习成果。
五、适用范围
适用于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中学地理教学,强调跨学科融合与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