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员的十大忌讳涉及行为、语言、数字和生活习惯等多个方面,这些忌讳不仅反映了船员对安全的重视,也体现了他们对航海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行为禁忌
不在船头小便
在船头小便被认为是不吉利的,可能会导致不良的风水影响,因此船员被严格禁止这一行为。这种行为不仅是不卫生的,还可能被视为对海洋的不敬,影响船员的心态和工作效率。
不听从船舶安全命令
船员在船上应绝对服从船舶安全命令,即使是有经验的船员也不应固执己见,以免影响船舶安全。听从安全命令是确保船舶和船员安全的基本原则,任何忽视都可能带来严重后果。
不按时到岗履责
船员必须按时到岗,履行职责,任何迟到或脱岗行为都会影响船舶的正常运行。守时和尽职是船员职业素养的体现,也是确保船舶顺利运行的关键。
语言禁忌
避免使用不吉利的词语
船员在船上应避免使用“淹死”、“沉没”、“翻船”等不吉利的词语,以免引发不良心理暗示。这些词语可能会影响船员的心情和判断,增加事故发生的风险。
不在船上吹口哨
吹口哨被认为会挑衅海上的风神,引发风暴,因此船员被禁止在船上吹口哨。这是一种迷信行为,但也反映了船员对海上环境的敬畏和对安全的重视。
数字禁忌
避免使用不吉利的数字
在汉语中,“3”与“散”谐音,“4”与“死”谐音,因此这些数字被视为忌讳数字。数字禁忌在不同文化中有所不同,但普遍存在,反映了人们对吉祥和安全的追求。
避免在特定日期出海
西方文化中,13和星期五被认为是忌讳的数字,新船不宜在13日、星期五下水,远洋船不宜在13日、星期五起航。这些日期的禁忌源于宗教和历史事件,影响了航海安全和文化习惯。
生活习惯禁忌
不在船上赌博
赌博在船上是被严格禁止的,因为它会导致船员之间的关系紧张,影响工作氛围。赌博不仅危害船员的精神状态,还可能引发更严重的社会问题。
不在船上打架
打架在船上是被严厉禁止的,任何暴力行为都会受到严肃处理。打架不仅会破坏船舶的和谐氛围,还可能导致严重的身体伤害和法律问题。
船员的十大忌讳涵盖了行为、语言、数字和生活习惯等多个方面,这些忌讳不仅反映了船员对安全的重视,也体现了他们对航海文化的理解和尊重。遵守这些忌讳有助于维护船舶的安全和和谐,确保船员能够顺利履行职责。
船员在海上遇到紧急情况时应该如何应对?
船员在海上遇到紧急情况时,应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应对:
紧急情况前的准备
- 遵守安全规定:了解并遵守船舶安全规定,接受相关培训,熟悉逃生通道、灭火器的位置和使用方法,掌握紧急停船程序等。
- 配备安全设备:确保船上配备救生衣、救生圈、救生橡皮艇、急救箱等安全设备,并在出航前检查其完好可用。
- 检查通信设备:确保无线电、信号灯、气球、吹哨等通信设备工作良好,并熟悉其使用方法。
紧急情况的应对措施
- 调查和确认危险:首先,调查和确认问题的性质和严重程度,如火灾、船只失灵、遭遇风暴等。
- 发出求救信号:通过无线电呼叫海岸警卫队或其他船只,同时使用信号灯、气球、吹哨等装备发出求救信号,告知自己的位置、遇险原因和所需的援助方式。
- 采取自救措施:根据具体情况,采取适当的自救措施,如穿戴救生衣、保持镇定、寻找稳定的浮力物、做好保暖和隔离等。
- 等待救援:在发出求救信号和采取自救措施后,耐心等待救援的到来,并与救援人员保持联系。
特定紧急情况的处理
- 火灾:呼喊“失火了!失火了!”,让所有人到甲板,穿好救生衣,关闭电力供电,找到起火点并灭火。如果火势失控,发出Mayday呼叫,准备弃船。
- 进水:如果进水的速度超过排水速度,呼叫救援,发送Mayday呼叫,让所有人穿好救生衣,寻找进水的源头并堵住,继续泵水和舀水,减缓进水速度,制订弃船计划。
- 人员落水:快速转向,保持注视落水人员,向落水人员抛投漂浮物,使用抛投式救生包或Lifesling与落水人建立物理接触,停船,将落水人救上船。
应急演练和培训
- 定期演练:定期对船员进行应急处置培训和演练,确保每位成员都能熟练掌握预案内容和应急技能。
- 事故处理后的总结:事故处理结束后,组织专项小组调查原因,总结经验教训,对预案进行必要的修订和完善。
船员在航行过程中如何保持身心健康?
船员在航行过程中保持身心健康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建议和方法:
保证良好的睡眠
- 睡眠时间:每天应尽量保证6至8小时的连续睡眠时间,一次睡眠时长为一个睡眠周期(90至100分钟)的倍数更能缓解疲劳。
- 小睡:在两次排班中间也可以小睡20至60分钟,以缓解疲劳。
均衡饮食
- 食物选择:多补充各种肉类、鱼虾等海鲜类、豆制品、奶类等蛋白质含量较高的食物。多吃蔬菜和水果,保证身体维生素的摄入。
- 饮水:注意及时补充水分,每天应饮用1200至1500毫升的白开水,体力劳动多或运动量大时,注意增加饮水。
适量运动
- 运动类型:建议每天进行30至60分钟的有氧运动,如慢跑、瑜伽、跳舞、跳绳、甚至唱歌均可。
- 运动场所:部分船员,尤其是轮机部的船员相对缺乏日照,建议个人业余时间可到甲板等开阔区域晒太阳、透透风或者锻炼。
提升个人心理素质
- 自我认知:了解个人的优点、弱点和情绪反应模式,这有助于更好地管理个人情绪和应对挑战。
- 应对技巧:学习呼吸放松法、渐进式肌肉放松法、正念放松减压法等,有助于在面对压力时保持冷静。
- 人际关系:与同事、家人和朋友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关系,避免陷入孤独和无助。
降低工作环境不良因素的影响
- 防护措施:在机舱等一些高噪声的场所,或者进行机加工、除锈、敲击等作业时,要先戴好耳塞或者耳罩,避免在噪声较大的环境中佩戴耳机调高音量收听音乐。
- 个人防护:进行洗舱作业时,要戴好面罩、口罩和手套、防护服等防护用品。
积极应对心理问题
- 自我调节:保持良好的自我认知和情绪觉察,及时意识到个人的情绪和心理状态的变化。当察觉存在不良情绪时,要积极面对,避免逃避或压抑。
- 寻求帮助:如遇困扰个人的心理问题,不要犹豫,及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船员在海上如何与陆地保持联系?
船员在海上与陆地保持联系的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
卫星通信:
- 高通量卫星通信:通过安装高通量卫星通信设备,船舶可以使用卫星信号进行通信,无论其位置是否远离陆地。这种方式的优点是覆盖范围广,信号稳定,能够满足语音通话、数据传输和互联网接入等多种需求。
- 海事卫星电话:便携易用,适合船员紧急联络。
- VSAT系统:凭借较大口径天线,能提供更高带宽,满足商船办公、海上平台大数据传输需求。
-
电台通信系统:
- 甚高频(VHF)通信:适用于船舶与陆地之间的语音通话、传输简短的文本信息和接收天气报告等需求。其优点是实时性强、成本低廉、操作简便。
- 中高频(MF/HF)通信:作为卫星通信的备份,适用于应对卫星故障或信号遮挡的情况。
-
网络通信技术:
- 船载网络设备:通过在船舶上安装网络设备,船舶可以通过卫星信号或者其他通信手段与陆地的网络相连,实现电子邮件的收发、数据传输、实时视频会议等功能。
- 4G/5G通信:在近海区域,船员可以使用4G/5G网络进行数据交互,提升通信体验与效率。
-
其他通信方式:
- 国际漫游SIM卡:船员可以在不同国家购买当地的SIM卡,以实现与陆地的通信。
- 便携式WiFi分享器:适合短暂停留或靠岸时利用,价格相对合理,但覆盖范围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