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诈骗100万属于《刑法》第224条规定的“数额特别巨大”情形,可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关键点包括:虚构身份/资质、伪造公章文件、诱骗签订虚假合同、收款后逃匿或挥霍资金等典型手段。以下是具体分析:
-
常见诈骗手法
- 虚假工程项目:冒充开发商或承包方,伪造招标文件骗取保证金
- 空壳公司交易:注册皮包公司签订供货合同,收预付款后失联
- 阴阳合同套利:利用高回报投资协议诱导转账,实际不履行条款
-
量刑关键因素
- 主犯与从犯区分(组织者通常加重处罚)
- 是否退赃退赔(影响刑期幅度)
- 跨省市作案将升级为公安部督办案件
-
受害者**要点
- 立即冻结对方账户并保留微信/邮件记录
- 向经侦支队提交合同、转账凭证等完整证据链
- 民事诉讼可同步追偿,但需刑事程序优先
提示:签订大额合同时务必核实对方征信记录与履约能力,通过银行共管账户降低风险。发现异常应第一时间报警而非私下协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