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0-1110元/生/年
根据近年政策文件,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公用经费标准主要分为以下几类,并呈现动态调整趋势:
一、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标准
-
普通小学
-
基准定额为650元/生/年(2020年数据)
-
2023年提高至675元/生/年
-
2025年最新标准为720元/生/年(部分地区试点)
-
-
普通初中
-
基准定额为850元/生/年(2020年数据)
-
2023年提高至875元/生/年
-
2025年最新标准为940元/生/年(部分地区试点)
-
-
特殊教育学校和随班就读残疾学生
- 基准定额为6000元/生/年
二、特殊政策补充
-
寄宿制学校补助
-
在基准定额基础上,按寄宿生年生均200元标准增加补助
-
例如:2023年普通初中寄宿生补助后为1075元/生/年
-
-
规模较小学校支持
-
不足100人学校按100人核定经费,每生每年增加25元取暖费补助
-
例如:2022年不足100人小学按1110元/生/年执行
-
-
农村地区倾斜政策
-
资金分配向农村倾斜,如桐城市等县实行60:24:16的分担比例
-
寄宿制学校和规模较小学校补助标准高于城市学校
-
三、资金分担机制
-
中央、省、县三级分担 :以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为基数,中央承担80%、省承担16%、县承担4%
-
动态调整机制 :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物价水平等因素定期调整标准
四、其他保障措施
-
教科书及生活补助 :免费提供教科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享受1000-1250元/年补助(中央与县按5:5分担)
-
课后服务补贴 :按生均100元标准补助
以上标准为全国性政策框架,具体执行中各地存在差异,如义乌市小学生均经费达1110元、寄宿生增加200元,桐城市实行特殊教育补助6000元/生/年。建议关注当地教育部门最新文件以获取精确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