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虚假材料提取公积金的后果主要包括行政处罚、民事赔偿、信用惩戒及刑事责任,具体如下:
一、行政处罚
-
责令退回资金 :需在限期内全额退还违规提取的公积金,逾期将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
限制提取/**资格 :5年内暂停办理公积金提取、**及异地**业务,部分案例取消15年**资格。
-
罚款 :骗取金额1倍以上3倍以下罚款(以欺骗手段获得**时适用)。
二、民事赔偿
需承担因违规操作给单位或中介机构造成的经济损失,如支付高额中介服务费。
三、信用惩戒
-
纳入失信名单 :3年内限制申请住房公积金提取、**及缴存证明开具,同时被报送至征信中心。
-
高消费限制 :拒不履行法院判决的,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限制出行及高消费。
四、刑事责任
-
诈骗罪 :情节严重者(如骗贷数额较大)将面临3年以上有期徒刑及罚金,数额特别巨大者可处无期徒刑。
-
治安管理处罚 :违反治安管理规定的,处拘留及罚款。
五、其他后果
-
通报单位 :将失信行为通报工作单位及监管部门。
-
公开曝光 :通过媒体曝光失信案例,增加社会压力。
法律依据 :《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第二十五条、第三十六条,以及《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