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农村人居环境信息系统是由住房城乡建设部于2014年启动的数字化管理平台,旨在全面采集、评估和改善全国农村基础设施、公共环境等41项指标,通过“一村一表”实现数据动态更新与精准治理。该系统整合了垃圾处理、污水治理、厕所改造等关键领域数据,为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并推动城乡环境治理协同发展。
-
核心功能与覆盖范围
系统覆盖全国所有行政村,按年度更新数据,涵盖地址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管理等6大类指标。通过标准化录入(如照片上传、现场抽查),确保数据真实可靠,为地方政府提供人居环境“体检报告”。 -
技术赋能与治理升级
依托数智技术(如大数据分析、GIS定位),系统破解传统治理碎片化难题,实现跨部门数据共享。例如,广东省通过五级联动平台跟踪15万个自然村整治进度,广州等地开发“一键找厕所”服务,提升村民参与度。 -
长效管理与政策联动
数据直接挂钩省级考核,每季度通报进展,推动资源向薄弱环节倾斜。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行动方案》,系统助力厕所革命、污水治理等工程精准落地,形成“监测-评价-整改”闭环。 -
村民参与与社会共治
部分地区通过手机端简化信息录入,鼓励村民反馈问题。如《乡村振兴大擂台》等媒体活动,结合系统数据展示成效,激发基层治理活力。
全国农村人居环境信息系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数字底座”,未来需进一步优化移动端功能、加强AI分析能力,让技术更贴合村民实际需求,推动生态宜居目标加速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