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人居环境管理系统是改善农村居住条件、提升农民生活质量的重要工具,通过数字化和信息化手段,推动农村环境整治和可持续发展。
1. 政策背景与目标
根据《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2021-2025年)》,该系统旨在解决农村环境“脏乱差”问题,实现村容村貌干净整洁、生活设施完善、生态环境优美的目标。政策强调以人民为中心,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为乡村振兴和美丽中国建设提供支撑。
2. 核心功能与作用
- 环境监测与整治:系统通过实时监测垃圾收集、污水处理、厕所卫生等,推动农村环境问题的及时发现与整改。
- 数字化管理:依托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实现农村人居环境管理的智能化和精细化,提升管理效率。
- 长效机制建设:通过“万村码上通”等平台,发动农民参与监督与管护,确保环境治理成果的可持续性。
3. 实施成效
- 卫生厕所普及率提升:全国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已达到75%左右,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比例稳定在90%以上。
- 生活污水治理率提高:治理率超过45%,村庄环境显著改善。
- 美丽乡村建设:如江西省九江市柴桑区通过数字化平台实现从“局部美”向“全域美”的转变,为全国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4. 挑战与改进方向
尽管取得显著成效,但仍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基础设施不完善等问题。未来需进一步优化政策设计,加强资金和技术支持,推动系统在更多地区落地应用。
总结
农村人居环境管理系统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通过数字化技术实现环境治理的智能化与长效化。未来,应持续完善政策支持和技术创新,为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提供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