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调解员的职业道德是确保调解公正、高效的核心准则,强调中立性、保密性、廉洁性和专业性。调解员需以法律为准绳,以诚信为基础,在纠纷化解中维护当事人权益,同时避免利益冲突和不当行为。以下是关键要点:
-
中立公正:调解员必须保持不偏不倚,不得因当事人身份、背景或利益关系而偏袒。例如,与案件有利害关系时应主动回避,确保调解结果基于事实和法律。
-
严守保密:调解过程中获取的隐私、商业秘密等信息不得泄露,且调解员不得在后续诉讼中作证,除非当事人明确同意。这一原则是建立当事人信任的基础。
-
廉洁自律:禁止收受财物、吃请或谋取私利。例如,上海市规范明确要求调解员不得以任何形式索取利益,违者将面临罢免。
-
尊重当事人权利:调解需基于自愿原则,不得阻止当事人通过司法等途径**。调解员应平等对待各方,避免压制或侮辱言行。
-
专业能力提升:调解员需定期接受法律和技能培训,掌握沟通技巧与纠纷化解方法。部分地区规定专职调解员年度培训不少于3天,以保持专业水准。
-
程序规范:从受理到协议履行的全流程需合法合规。例如,调解协议不得违反公序良俗,且需督促当事人自觉履行。
人民调解员的职业道德既是法律要求,也是社会和谐的保障。只有恪守这些准则,才能有效化解矛盾,赢得公众信赖。对于调解员而言,持续学习与自我监督同样不可或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