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
关于“答辩通过但需要重大修改”的情况,综合相关信息说明如下:
一、是否算作通过?
-
通过的定义
答辩通过的核心标准是回答了评委的核心问题,且论文通过初评。若答辩通过但需重大修改,通常意味着论文在内容、结构或格式上存在未达标准的问题,但整体方向和核心观点仍被认可。
-
重大修改的界定
重大修改可能涉及研究方法、数据结果、文献引用或语言表达等核心部分,需对论文进行较大幅度的调整。
二、修改要求与流程
-
修改内容
-
核心内容调整 :若评审专家提出研究方法或逻辑问题,需重新设计实验或分析框架。
-
数据与结果修正 :若数据不充分或结果存疑,需补充实验或修正分析。
-
格式规范 :需按学校要求调整引用格式、图表规范等。
-
-
提交时间
通常需在答辩后1-2周内提交修改后的论文,具体时间因学校要求而异。
三、后续流程
-
导师审核
修改后需提交给导师审核,导师可能组织二次评审或建议修改。
-
答辩补考
若修改未达要求,可能需重新参加答辩(部分学校仅针对特定问题补考)。
-
学位授予
只需提交最终定稿即可申请学位,修改过程无需再次答辩。
四、注意事项
-
沟通协作 :与导师保持密切沟通,综合其他导师建议,避免仅依赖单一意见。
-
时间管理 :优先完成核心问题修改,再处理细节。
-
格式规范 :严格按学校要求调整格式,避免因格式问题影响成绩。
若对修改要求有疑问,建议及时与答辩委员会或导师确认,避免因误解影响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