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线测量选点需综合考虑稳定性、通视性、密度及环境因素,具体要求如下:
-
点位稳定性
-
选在地基稳固处,便于架设仪器和长期保存标志(如埋石深度≥0.6米,钢筋埋置深度2mm);
-
可利用坚固物体(如大石头、建筑物)作为替代,但需确保稳固性。
-
-
通视与视野要求
-
相邻点间需保持通视良好,视线无遮挡,避免障碍物高度角超过15度;
-
视野开阔便于施测碎部及后续加密测量。
-
-
密度与分布均匀性
-
点位需足够密集且分布均匀,确保覆盖整个测区并便于控制精度;
-
四等导线边长差异≤4倍,三等导线边长差异≤3倍。
-
-
环境与电磁干扰控制
-
远离强电磁场(如高压线、微波站)及发热体(如烟囱、散热塔),距离≥50m;
-
避开强反射卫星信号物体(如大型建筑物)。
-
-
其他注意事项
-
土质条件需满足仪器安置要求,若用钢尺量距,地面需平坦;
-
优先利用旧有控制点,减少重复工作。
-
总结 :选点需平衡稳定性、通视性、密度及环境因素,确保测量精度与效率。实际操作中可根据具体条件灵活调整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