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锈钢型号的选择直接影响材料的耐腐蚀性、强度和适用场景。 本文将系统介绍12种主流不锈钢型号,包括其特性、应用场景及关键差异,帮助您快速匹配工程需求。重点涵盖304通用型、316医用级、430装饰用等核心型号,以及马氏体、奥氏体等不同组织结构的性能对比。
-
奥氏体不锈钢(200/300系列)
- 304(0Cr18Ni9):通用性最强,含18%铬和8%镍,耐酸碱且成型性好,广泛用于厨具、建筑结构。
- 316(添加钼):抗氯化物腐蚀能力突出,适用于海洋环境、医疗器械及化工设备。
- 321(含钛):焊接性能优异,高温环境下可减少晶间腐蚀风险,常见于航空部件。
-
马氏体与铁素体不锈钢(400系列)
- 430:成本低但耐腐蚀性较弱,多用于汽车装饰件和家电面板。
- 440系列(A/B/C):高碳高硬度,刃具级材料,如手术刀、剃须刀片,其中440C硬度可达58HRC。
-
特殊用途型号
- 309:耐温性优于304,适用于高温炉具部件。
- 2205双相钢:兼具奥氏体与铁素体优势,抗应力腐蚀开裂,用于石油管道。
提示:选择时需综合考量腐蚀环境、机械强度及预算。例如,食品工业优先选用316,而低成本装饰可考虑430。定期维护可延长不锈钢寿命,避免氯离子接触导致的点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