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的国际形势呈现多重危机叠加的复杂局面:全球安全格局因乌克兰危机剧烈震荡,经济复苏受通胀与供应链断裂拖累陷入迟滞,气候灾害与能源粮食危机加剧南北鸿沟,而中国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全球治理提供了新路径。
-
地缘政治冲突引发连锁反应。乌克兰危机成为全年最突出的“灰犀牛”事件,北约东扩、核威慑升级、“北溪”管道爆炸等事件重塑欧洲安全秩序,同时触发全球能源与粮食供应链断裂。美国通过激进加息转嫁通胀压力,导致欧元、日元大幅贬值,发展中国家债务风险陡增。
-
经济滞胀与不平等加剧。全球通胀率创40年新高,美联储加息使多国货币承压,斯里兰卡、巴基斯坦等国陷入债务危机。发达国家内部社会分裂显著,如美国中期选举极化、英国首相频繁更迭,而发展中国家在气候变化谈判中集体呼吁“兑现承诺”,凸显南北发展失衡。
-
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升级。极端气候频发:欧洲遭遇500年最严重干旱,南极冰盖温度异常升高38.5℃,联合国警告地球进入“气候紧急状态”。新冠疫情进入第三年,叠加猴痘等新发传染病,全球公共卫生体系持续承压。
-
多极化秩序加速重构。中国通过元首外交推动大国关系校准,中美元首巴厘岛会晤确立“防脱轨”框架,APEC与G20峰会倡导合作共赢。与此CPTPP扩容、金砖机制深化等事件反映全球化进程的韧性。
面对动荡变革,国际社会需超越零和思维,以务实合作应对共同挑战。2022年的经验表明,单边制裁与阵营对抗只会放大危机,而开放包容的全球治理才是可持续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