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退休党员的自我评议是保持党性修养、发挥余热的重要方式,其核心在于 “离岗不离党”的政治自觉 与 “老有所为”的实践行动 。通过对照党员标准、总结思想动态、剖析不足并提出改进方向,退休党员能持续强化宗旨意识,成为社区治理、传承红色基因的积极力量。
退休党员的自我评议需紧扣三个维度:一是思想建设,定期学习党的理论,关注时政动态,避免“退休即松懈”的误区,例如通过线上学习平台或支部活动保持政治敏锐性;二是作用发挥,结合自身特长参与社区服务(如调解邻里矛盾、辅导青少年),将“余热”转化为具体行动;三是作风反思,坦诚检视是否存在“事不关己”心态,主动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例如是否因退休减少与群众联系,或对年轻党员传帮带不足。
撰写自我评议材料时,建议采用“总分总”结构:先概述年度思想工作概况,再分点列举成绩与不足(如“理论学习碎片化”“参与志愿活动不主动”),最后明确整改措施(如“制定每月学习计划”“加入社区宣讲团”)。避免泛泛而谈,需用具体事例佐证,例如“协助居委会完成XX次政策宣传”“为XX困难家庭提供长期帮扶”。
退休党员的先进性体现在“终身学习”与“终身奉献”。定期自我评议不仅是组织要求,更是党员初心使命的延续。建议结合支部生活会的反馈意见动态调整改进方向,让评议成果真正落地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