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阳花鼓是一种融合音乐、舞蹈与戏曲的安徽传统艺术,其教学设计需围绕 非遗文化传承 、 节奏感培养 和 跨学科融合 展开。 通过分阶段教学,学生既能掌握基础技巧,又能深入理解其文化内涵。
分点教学设计方案
-
文化背景导入
通过短视频或图片展示凤阳花鼓的历史渊源、服饰道具及地域特色,结合安徽民俗故事激发兴趣,强调其作为国家级非遗的价值。 -
基础技能分层训练
- 节奏教学:从简单鼓点(如“三番子”)入手,使用节拍器辅助练习。
- 动作分解:先练习基本步法(如“十字步”),再结合鼓槌击打动作,逐步连贯。
- 唱腔模仿:选取短小唱段,注重方言发音与情感表达。
-
跨学科联动设计
结合音乐课(节奏律动)、历史课(明清民俗)、美术课(绘制花鼓道具),设计小组任务,如编排迷你剧目或制作简易花鼓。 -
成果展示与评价
组织班级汇演,鼓励学生创新改编(如加入现代元素),采用自评、互评与教师点评结合的方式反馈学习效果。
提示:教学需注重趣味性与文化性平衡,避免过度强调技巧而削弱艺术感染力,可邀请非遗传承人进课堂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