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3历史学统考是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的核心科目,满分300分,涵盖中国史(上古至2012年)和世界史(上古至2012年)两大范围,重点考察政治、经济、文化发展脉络及史料分析能力。 考试内容按比例划分为中国古代史(约30%)、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约20%)、世界近现代史(约30%),其余为史学理论、历史地理学等交叉内容。题型包括选择题(80分)、史料分析题(60分)和论述题(160分),需系统掌握通史框架与学术研究方法。
-
中国史模块
从先秦到**战争前的中国古代史侧重王朝更迭、制度演变与文化传承;近现代史覆盖1840年后的社会变革,包括重大事件如辛亥革命、改革开放等。当代史部分涉及新中国成立后的政治经济转型,需结合宏观视角与细节记忆。 -
世界史模块
世界古代史聚焦古埃及、希腊罗马等文明起源;近现代史以工业革命、殖民扩张、两次世界大战为主线;当代史则分析冷战、全球化等议题。注意横向比较不同文明的发展特征。 -
交叉学科与能力要求
史学理论、历史文献学等知识分散融入各板块,需理解史学流派与方法论。考试强调批判性思维,如通过史料辨析历史观点,或论述历史事件的多元影响。
备考建议:优先使用“统考十一本”或“北师大九本”教材,构建时间轴与专题笔记,辅以真题训练答题逻辑。关注学术动态,避免机械背诵,注重分析深度与表述严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