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军种改革通过重塑领导指挥体制、优化力量结构与政策制度,构建起适应现代战争的精干高效军事体系,核心在于实现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格局,强化体系化作战能力。
军队改革内容围绕七大核心展开。领导指挥体制改革重塑军委机关职能,原四总部调整为15个职能部门,强化战略指挥与管理能力;战区从七大军区改为五大战区,建立平战一体、专司主营的联合作战指挥体系,实现军委联合作战指挥与战区作战指挥的高效衔接。军兵种结构深度调整,包括成立陆军领导机构、战略支援部队(后调整为信息支援部队)、火箭军,以及联勤保障部队,形成覆盖传统与新兴领域的现代化军兵种布局,陆军集团军数量由18个精简为13个,同步发展网电空间等新型作战力量。政策制度改革覆盖军事力量运用、建设与管理三大领域,完善人才、训练、科研体系,推动院校内涵式发展,创新军事人力资源与装备管理机制。军事法治体系通过设立军委纪委、政法委及审计署,构建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相互制约的监督链条,确保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规模结构优化聚焦质量效能,裁减非战斗机构人员,淘汰老旧装备,发展人工智能、无人系统等新域新质作战单元。跨军地协同改革涵盖武警体制调整、国防动员体系重构及退役军人事务管理优化,强化军地资源整合与社会支持。联合作战能力提升贯穿改革全程,通过体系融合实现各要素高效协同,推动“1+1>2”的战术行动向战略级支援转变。此次改革系统性重构军事体系,为建设世界一流军队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