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消防演练应至少每学期组织一次全员演练,中小学校需每月开展应急疏散演练,幼儿园每季度至少一次。夜间寄宿制学校还需制定专门预案,确保快速疏散。以下是具体要点:
-
基础教育阶段要求:中小学每月至少一次灭火和应急疏散演练,幼儿园每季度一次。演练需设定明确时间目标,中学生2分钟内、小学生3分钟内完成疏散。
-
全员演练频率: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覆盖教职工、学生和安保人员的消防演练,重点训练“1分钟响应、3分钟疏散、5分钟扑救初起火灾”的能力。
-
寄宿制学校特殊安排:夜间封闭管理的宿舍需增加演练频次,确保每2小时巡查一次,值班人员熟悉紧急疏散流程。
-
演练质量保障:保持疏散通道畅通,安全出口禁止上锁,窗户防护栏需符合消防快速开启要求。演练前需排查师生健康状况,避免特异体质者参与高风险环节。
定期演练能显著提升师生应急能力,建议结合校车安全演练等补充活动强化效果。具体执行需参照当地消防条例和学校实际情况调整。